律师猫

您好,欢迎访问律师猫,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用人单位补缴社保费,产生的滞纳金由谁承担?

2025-11-17 15:44 分类: 劳动纠纷 阅读:

 

  社保补缴滞纳金谁承担?公司不交社保最新举报流程

  一、用人单位补缴社保,滞纳金承担主体详解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按日累计,逾期未缴将面临双重责任:滞纳金 + 1-3 倍罚款);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该条款明确,滞纳金是针对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缴费义务的惩罚性措施,本质是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社保缴纳责任,核心责任主体为用人单位。

  相关司法案例中,法院普遍认定滞纳金是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直接后果,与劳动者无法律关联。即便劳动者曾签署 “自愿放弃社保” 协议(此类协议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无效),或长期未主动主张权利,均不影响 “滞纳金由用人单位承担” 的核心结论。

  例外情形与责任划分细则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欠费用人单位因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因素未能按时缴费,且已在合理期限内采取补缴措施的,可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减免滞纳金。申请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政策调整的正式文件、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部门证明等。

  因劳动者过错导致的欠费劳动者提供虚假身份信息、劳动关系证明等虚假材料,导致用人单位漏缴社保的,后续补缴产生的滞纳金可能由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此类情形需以劳动者存在主观故意为前提,且需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结合举证情况(举证责任主要在用人单位)明确责任比例。

  地区政策差异注意事项尽管《社会保险法》为全国性法律,但部分地区会出台细化实施细则(如滞纳金减免的具体条件、申请流程等)。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补缴前,建议优先咨询当地社保经办部门,确认属地具体政策要求。

  二、公司不交社保,3 大举报维权渠道(附实操要点)

  1. 向社保经办机构举报(最直接渠道)

  劳动者需提前准备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核心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补充工作群聊天记录、同事证言、入职登记表等辅助证据。

  线下举报:携带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填写《社会保险投诉登记表》,详细说明公司全称、注册地址、实际经营地址、未缴社保的具体时段及险种(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线上举报:登录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政务服务平台,或通过 “掌上 12333” APP、当地社保微信公众号的 “社保投诉” 入口,按提示上传电子材料并填写投诉信息。

  社保经办机构收到举报后,将在 5 个工作日内启动调查,通过核查单位缴费记录、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核实情况。查证属实的,会向用人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在 15 日内补缴社保及相应滞纳金。

  2.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强执法力度)

  电话投诉:拨打全国统一劳动保障监察热线 “12333”,按语音提示选择 “投诉举报” 功能,向工作人员清晰提供公司名称、地址、未缴社保时段及证据线索,通话时建议记录通话时间、工单号,方便后续查询进度。

  现场投诉: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前往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办公地点(通常隶属于人社局),填写《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书》并提交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在 5 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将在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并作出处理决定。

  若用人单位拒不整改,劳动监察部门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对其处以 2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建议社保部门暂停其享受社保补贴等政策优惠。

  3. 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最终保障手段)

  用人单位未缴社保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如医保无法报销、养老金断缴等),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并赔偿实际损失(如医疗费、养老金差额等)。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需注意,劳动仲裁申请需在劳动关系终止后 1 年内提出,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劳动者可在收到裁决书后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过程中,劳动者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未缴社保的事实,法院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规定,判决用人单位补缴


郑重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双倍工资计算方法说明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律师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