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猫

您好,欢迎访问律师猫,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2025-10-09 12:05 分类: 最新更新 阅读:

 

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诽谤罪的刑事追责需满足以下核心要件:

  一、行为定性

  须存在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散布的行为。散布方式包括口头传播、网络发布、书面材料分发等,且事实必须为无中生有,传播内容部分真实则不构成犯罪。

  二、情节严重性

  需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包括:

  1. 传播范围: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超5000次,或转发超500次;

  2. 后果严重性:导致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

  3. 行为持续性: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再次实施同类行为。

  三、追责程序

  诽谤罪原则上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但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则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四、刑罚幅度

  根据《刑法》第246条,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损害他人名誉罪立案标准2025

  司法实践中,损害名誉权的刑事立案需综合以下标准:

  一、行为违法性

  行为须违反《刑法》第246条,即通过捏造事实或侮辱性语言贬损他人人格。需注意,单纯批评性言论未捏造事实时,不构成犯罪。

  二、损害事实客观性

  须存在可量化的损害后果,包括:

  1. 社会评价降低:被害人遭受同事排挤、商业合作终止等;

  2. 精神损害:需通过医疗诊断证明精神障碍与诽谤行为的因果关系;

  3. 财产损失: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经营收入减少。

  三、因果关系证明

  被害人需提供证据证明损害后果与诽谤行为存在直接关联,诽谤信息发布时间与损害结果发生时间的吻合性等。

  四、主观故意性

  行为人须明知事实虚假仍故意传播,或轻信虚假性而传播。过失传播不构成犯罪,但可能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郑重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离婚继承的房产怎样分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律师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