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猫

您好,欢迎访问律师猫,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新国标”施行,“小电驴”还能继续狂飙吗?

2024-11-29 18:41 分类: 法律资讯 阅读:

 

  “先上牌,后解速”成行业公开的秘密:小电驴还能继续狂飙吗?

  导语

  自2019年4月起施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然而,尽管该国标已实施超过五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在执行上仍存在不少盲点,尤其是“先上牌,后解速”的现象普遍存在。近日,相关部门发布公告,要求严格落实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新的监管挑战。

  电动自行车的“限速问题”:违规操作已成公开秘密

  2019年4月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这项法规旨在保障骑行安全,避免因过快的车速导致的交通事故。然而,尽管这一标准已经执行了五年多,行业内依然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特别是在“先上牌,后解速”这一现象上,不少商家和消费者通过非法手段提升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有些车辆在解锁限速后,时速可达到四五十公里,甚至更高,极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近日,湖北襄阳发生一起因电动自行车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事故中,肇事者骑行的电动自行车时速达到44km/h,远超法定限速,导致一名未佩戴头盔的16岁乘客受伤。此类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性的广泛关注。

  “新国标”即将落地,严格执行成行业重任

  为了遏制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和超速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及行业规范管理的公告》,明确指出从2024年11月1日起,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全面实施。这些新标准进一步要求,电动自行车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必须严格遵循《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具体来说,新的标准不仅强调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还对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等关键部件提出了更高的防篡改要求。此外,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质量追溯系统,将从源头上增加非法改装的技术难度和成本。这一措施不仅能有效提高改装的技术门槛,也为电动自行车出现质量问题时提供了追溯渠道,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违法成本。

  篡改限速是否能从源头遏制?

  尽管新的国家标准已经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km/h,但市场上仍有不少商家公开宣称能提供“解限速”服务。一些电商平台上,消费者甚至能够找到“解码提速”的教程,这种行为不仅挑战了国家标准,也直接影响了交通安全。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商品页面上看到,一款电动自行车标称“时速高达80km/h”,并提供了解除限速的操作视频。通过简单的操作,车辆的限速可以被解除,甚至车辆表盘仍显示“25km/h”的最高时速。此类违规改装方式显然是行业中的“公开秘密”,严重危及交通安全。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巫立东表示,非法改装之所以广泛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改装门槛低、成本低、违法成本也较低。虽然新国标对电池组等关键部件的防篡改要求较为严格,但技术上的难度和改装成本的提升,还不足以完全根除市场上的非法改装现象。

  新国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企业的技术要求,推行质量溯源系统,使得每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充电器等部件都有了明确的身份标识。这样一来,不仅能防止篡改,还能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追溯到生产环节,有效增加了厂家和商家的违法成本。然而,这些措施的落实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些非正规渠道和小规模企业中,限速改装的行为仍然难以完全杜绝。

  “解限速”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解限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为25km/h,主要考虑到较低车速有助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过快的车速不仅增加了碰撞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车主失控、侧滑或摔倒,从而带来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指出,一旦电动自行车“解码提速”,为了维持更高的车速,原本电池的电压往往不再足够,车主便会选择更高电压的电池进行改装。这不仅改变了车辆的原有设计,还可能导致电气短路、电池过热等问题,极易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超速且不佩戴头盔的骑行者,在发生事故时的致死率往往显著提高,这对于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如何平衡安全与效率?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许多消费者开始关注旧车如何处理的问题。毕竟,现有的数亿辆电动自行车中,许多并未符合新的安全标准。为了顺利过渡,相关部门出台了《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并在一些地方为消费者提供补贴,推动旧车淘汰和新车更新。

  杨新苗建议,政府部门在推进旧车处理的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消费者、生产企业和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行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投入,适应新标准下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外卖行业中,电动自行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保障骑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外卖骑手的工作效率,也应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议题。

  巫立东提出,除了推广“换电”模式以减少外卖骑手的充电等待时间,改善城市非机动车道的建设,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也是提升电动自行车行业安全性和效率的关键措施。通过优化订单分派机制,合理调整配送路线,外卖平台也能为骑手提供更高效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赢。

  结语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和严格的管理时代。然而,要真正解决非法改装和限速篡改问题,仅靠政策和法规的约束还不够,更多的是依靠市场监管的力度和行业内部的自律。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电动自行车这一便利的交通工具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出行需求。


郑重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停车收费高 不让进车库 维修续保难 为何买了新能源车却处处受限

下一篇:首批24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被从柬埔寨押解回国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律师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