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立案是不是只能离婚了
一、离婚立案是不是只能离婚了
不是的。离婚立案只是启动了离婚诉讼程序,并不意味着最终就一定会离婚。
立案后,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庭审情况等进行审理。若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若感情尚未破裂,法院可能会判决不准离婚。
比如,在审理过程中,一方能证明双方仍有和好可能,像有共同修复感情的意愿、为家庭做出积极努力等,法院就可能不判离。而且,即使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再次起诉离婚,一般情况下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会增加。所以,离婚立案只是离婚过程的一个开始,后续还有诸多环节和可能结果,并非立案就必然离婚。
二、离婚立案后是否就无法撤销案件了
离婚立案后是可以撤销案件的。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原告都可申请撤诉。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法院会审查撤诉申请是否出于原告自愿,是否存在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
若撤诉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一般会裁定准许撤诉。一旦撤诉裁定作出,诉讼程序即终结。不过,撤诉后原告若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所以,离婚立案后并非无法撤销案件,原告有撤诉的权利,但需考虑后续起诉的限制条件。
三、离婚立案后能否撤销恢复婚姻关系
离婚立案后可以撤销,原告可在法院宣判前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若法院裁定准许撤诉,离婚诉讼程序终结。
不过,撤诉仅意味着此次离婚诉讼停止,并不直接恢复婚姻关系。婚姻关系自双方依法登记结婚时确立,在未办理离婚手续前一直存续。也就是说,撤诉后双方的婚姻关系依旧处于持续状态,无需额外操作去“恢复”。但若双方之后又要离婚,原告需在6个月后(被告不受此限制)才能再次起诉离婚,但存在新情况、新理由的除外。
当我们探讨离婚立案是不是只能离婚了这个问题时,其实其中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要点。一旦离婚立案,并不意味着婚姻关系就必然走向终结。在立案后的审理过程中,双方仍有机会通过调解等方式重归于好。即便最终判决离婚,关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抚养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等问题,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详细判定。如果一方对财产分割存在异议,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上诉等。你是否对离婚立案后的一系列情况感到迷茫呢?若对离婚立案后的各种后续问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提供精准解答。

婚姻家庭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房产纠纷
债权债务
合同事务
医疗纠纷
公司经营
劳动纠纷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