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怎么办
一、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怎么办
老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的应对策略
老年人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之际,被侵害者或其指定的代理方可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相关部门出面协调解决;另外,他们还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值得强调的是,人民法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于来自老年人关于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方面的申诉、控告及举报,应当恪尽职守,按照法定期限予以迅速受理,并且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推诿或者拖延的情况。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二、老年人赡养义务纠纷如何解决
老年人赡养义务纠纷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首先,可由当事人双方协商,就赡养的方式、时间、费用等内容达成一致,签订赡养协议,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若协商不成,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居委会、村委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他们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进行调解。若调解也无效,老年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在诉讼过程中,需提供相关证据,如老人的生活状况、子女的经济能力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作出判决,强制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老年人遗嘱公证流程及注意事项
遗嘱公证流程:
首先,申请人需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遗嘱草稿等。公证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申请人的身份和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然后,公证员会与申请人进行谈话,了解遗嘱的内容和设立遗嘱的目的等情况。最后,公证员会根据审查和谈话结果,出具公证书。
注意事项:
1.遗嘱人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遗嘱可能无效。
2.遗嘱应真实反映遗嘱人的意愿,避免受他人胁迫或误导。
3.遗嘱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4.遗嘱中涉及的财产应清晰界定,避免财产归属不明。
5.遗嘱公证应由遗嘱人亲自办理,或由其委托代理人办理,但须符合法律规定。
当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他们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强调法院和职能部门应对老年人的申诉、控告和举报及时受理,不允许推诿或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