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后能否继承家产
一、离异后能否继承家产
1.离异后通常无法继承对方家产,法定继承中配偶是继承人之一,离婚解除夫妻关系后双方不再有配偶身份,失去法定继承权。但遗嘱继承是例外,若被继承人以合法有效遗嘱将财产留给原配偶,原配偶可按遗嘱继承。
2.解决措施和建议:
若想保障原配偶继承自己财产的权利,可通过合法程序订立遗嘱并明确财产分配。
若作为原配偶希望获得对方财产,应关注对方是否有相关遗嘱安排。
涉及财产继承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确保自身权益。
二、离异后是否有资格继承对方父母家产
一般情况下,离异后没有资格继承对方父母的家产。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离异意味着双方婚姻关系解除,不再是对方的配偶,不属法定继承人范围。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无论是否离异,都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这里的“尽主要赡养义务”指对被继承人生活提供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主要扶助。
所以通常离异后无继承资格,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除外。
三、离异后配偶遗产继承权是否还存在
离异后配偶对对方遗产不再享有法定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法定继承中,配偶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但这里的“配偶”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合法配偶。
当夫妻双方办理离婚手续后,婚姻关系即解除,双方不再具有配偶身份,也就丧失了以配偶身份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利。
不过,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明确将部分或全部遗产留给原配偶,那么原配偶可依据遗嘱继承相应遗产,这属于遗嘱继承,而非法定继承。
当探讨离异后能否继承家产这个问题时,除了明确离异本身通常会切断基于婚姻关系的法定继承权外,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了解。比如,若离异夫妻一方在生前立下遗嘱,明确将部分或全部财产留给前配偶,那么前配偶是可以依据遗嘱继承相应家产的。另外,若离异后双方共同育有子女,子女依然有法定继承权,而一方继承到子女继承所得的财产份额时,也间接与家产继承产生关联。如果你对离异后家产继承的遗嘱效力、子女继承等方面存在疑问,别让困惑萦绕,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